做污水处理时,是不是总被 “凝聚”“絮凝”“混凝” 绕晕?连 “混凝剂”“絮凝剂” 该咋用都拿不准?其实不用愁,先记住行业共识的核心关系:
混凝 = 凝聚 + 絮凝
简单说,“混凝” 是整个水处理的 “大过程”,“凝聚” 是 “初步抱团” 的小步骤,“絮凝” 是 “结大絮体” 的关键步骤,三者是 “整体 - 局部” 的关系,对应下表一目了然:
概念层级 | 包含关系 | 核心作用 | 通俗比喻 |
混凝(整体) | 凝聚 + 絮凝 | 让污水中的细小颗粒从 “散” 到 “聚”,最终沉降 | 把 “散沙” 先粘成小团,再结成大块 |
凝聚(步骤 1) | 单独步骤,混凝的前半段 | 中和电荷,让微颗粒 “初步抱团” | 把 “散沙” 粘成小沙团 |
絮凝(步骤 2) | 单独步骤,混凝的后半段 | 连接小颗粒,形成 “大絮体” 加速沉降 | 把 “小沙团” 结成大沙袋 |
一线操作中,区分 “凝聚” 和 “絮凝” 的核心是 “作用原理” 和 “药剂选择”,直接看对比表,不用记复杂理论:
对比维度 | 凝聚(步骤 1:初步抱团) | 絮凝(步骤 2:结大絮体) |
作用对象 | 污水中极其细小的悬浮物、胶体微粒(肉眼看不见,靠布朗运动 “乱逛”) | 凝聚后形成的 “小颗粒群”(肉眼隐约可见,沉降慢) |
核心原理 | 投加药剂提供正离子,中和颗粒表面负电荷→消除静电排斥力→颗粒相互吸附 | 投加高分子药剂,像 “胶水” 一样连接小颗粒→形成密实大絮体(俗称 “矾花”) |
常用药剂 | 硫酸铝、硫酸亚铁、明矾、氯化铁(无机低分子药剂,成本低、起效快) | 聚丙烯酰胺(PAM)、聚铁(PE)(有机高分子药剂,粘性强、结絮大) |
效果判断 | 颗粒从 “完全散” 变成 “细小团”,水体稍微变浑浊(但无明显大颗粒) | 出现肉眼可见的大絮体(直径 1-5mm),絮体下沉快,上清液逐渐变清 |
一线操作提示 | 药剂投加后,搅拌要 “快而短”(10-30 秒),避免小颗粒打散 | 药剂投加后,搅拌要 “慢而长”(1-3 分钟),让絮体充分结大,别搅碎 |
一线最容易混淆的就是 “该用哪种药”,其实关键看 “作用阶段”,对应下表直接选:
药剂类型 | 作用阶段 | 常见具体药剂 | 核心功能 | 实操注意事项 |
混凝剂 | 主要用于 “凝聚” 阶段(也可统称) | 硫酸铝、硫酸亚铁、明矾、氯化铁 | 提供正离子,中和颗粒负电荷,促初步抱团 | 投加量按水质算(如 COD=200mg/L 时,1m³ 水加 5-10g) |
絮凝剂 | 仅用于 “絮凝” 阶段 | 聚丙烯酰胺(PAM,分阴离子 / 阳离子)、聚铁(PE) | 用高分子链 “粘” 小颗粒,结大矾花 | PAM 投加前要稀释(浓度 0.1%-0.3%),避免结块 |
助凝剂 | 辅助 “混凝全过程”(可选) | 1. pH 调节剂:盐酸、氢氧化钠;2. 氧化剂:高锰酸钾、二氧化氯;3. 其他:活化硅酸、黏土 | 优化条件(如调 pH)、增强结絮效果、加快沉降 | 不单独用,需配合混凝剂 / 絮凝剂(如 pH<6 时,先加碱调至 7-8,再投混凝剂) |
⚠️ 行业小提醒:不用纠结术语绝对边界!比如有人把 “混凝剂” 统称为 “絮凝剂”,关键看药剂特性 —— 只要能 “初步抱团” 就用于凝聚,能 “结大絮体” 就用于絮凝,实用优先。
一线操作时,直接对照这张表,不用翻复杂资料:
处理目标 | 对应过程 | 选对药剂 | 常见应用场景(举例) |
微颗粒 “初步抱团” | 凝聚 | 硫酸铝、氯化铁 | 生活污水预处理(去除细小悬浮物) |
小颗粒 “结大絮体” | 絮凝 | PAM(阴离子型) | 工业废水沉淀池(加速污泥沉降) |
提升整体混凝效果 | 混凝(凝聚 + 絮凝)+ 助凝剂 | 硫酸亚铁(混凝剂)+ PAM(絮凝剂)+ 氢氧化钠(助凝剂) | 电镀废水处理(调 pH + 除重金属颗粒) |
1. 药剂投加先测水质:比如投混凝剂前,先测污水 pH(最佳范围 6-9),pH 不对先加助凝剂调整,避免药剂浪费;
2. 小试再放大:新水质或新药剂,先做小试(取 1L 污水加药试验),确定投加量后再放大到水池,避免出水超标;
3. 遇到难题别硬扛:若出现 “絮体小、沉降慢”,可能是药剂选错或投加量不对,可联系技术团队定制方案,比盲目调整更省成本。
欢迎留言交流你在 “混凝操作” 中遇到的问题,比如 “PAM 选阴离子还是阳离子”,下期咱们针对性解答!

扫二维码 微信关注
详细咨询
联系绿丰环保
12年专注食品工业水治理一站式服务
在这里统统帮您解决!
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国家863新乡科技产业园T12
153437397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