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污水处理的好氧区,把溶解氧(DO)的上限设定在 3.0-4.0mg/L,这可不是随便定的,背后有不少科学依据和实际运行经验支撑,具体来说是这样的:
一、满足微生物的代谢需求
硝化反应的需要:好氧区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硝化反应,简单说就是把污水里的氨氮变成硝酸盐。负责这个工作的硝化菌是自养型微生物,对氧气需求量不低。有 研究显示,要是溶解氧浓度低于 2mg/L,硝化反应的速度就会明显变慢。所以把 DO 设定在 3.0-4.0mg/L,能让硝化反应高效进行。
聚磷菌吸磷的需求:在生物除磷过程中,聚磷菌要在有氧气的环境下吸收磷。合适的溶解氧水平能让聚磷菌保持活性,更好地吸收污水里的溶解性磷酸盐。DO 在 3.0-4.0mg/L 这个范围,就能给聚磷菌提供足够氧气,提高除磷效果。
二、保证工艺运行稳定
防止污泥膨胀:溶解氧水平合适,污泥的活性和稳定性才能维持住,避免出现污泥膨胀的问题。要是溶解氧太低,污泥可能会缺氧,进而引发污泥膨胀等麻烦。把 DO 控制在 3.0-4.0mg/L,就能有效避免因为缺氧导致的污泥问题。
增强系统抗冲击能力:溶解氧水平稍高一些,能让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变强。这样一来,就算进水水质出现波动,系统也能保持稳定的处理效果。
三、兼顾节能与经济性
虽然较高的溶解氧水平对微生物代谢有好处,但 DO 太高会增加曝气的能耗。把 DO 设定在 3.0-4.0mg/L,既能满足微生物的代谢需求,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能耗浪费,在节能和经济性之间找到了平衡。
四、符合实际运行经验
按照《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质量控制标准》,好氧池末端的 DO 最好控制在 2mg/L 左右。而在实际运行中,很多污水处理厂会把好氧区的 DO 控制在 3.0-4.0mg/L,这样能更稳妥地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和高效处理污水。
总的来说,把好氧区的溶解氧设定在 3.0-4.0mg/L,既能让微生物正常代谢工作,又能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,同时还考虑到了节能和经济性。这个设定是有大量科学研究和实际运行经验支持的。
扫二维码 微信关注
详细咨询
联系绿丰环保
12年专注食品工业水治理一站式服务
在这里统统帮您解决!
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国家863新乡科技产业园T12
15343739724